一、实验室概况
(一)实验室基本概况
实验室共有固定研究人员20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占8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0%以上为留学回国人员。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5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973课题主持人4名,行业岗位科学家2人,60岁以上占4%,40-50岁占60%,40岁以下占36%,高级职称18人,正高级13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主要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密切合作、勇于创新、具有蓬勃生机和重要影响力的研究集体。
(二)研究方向
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及相关基础研究;
2、基因组学研究;
3、油菜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及改良;
4、抗逆性的生物学基础;
5、优异种质资源筛选与新基因发掘。
先后发现和研究了黄籽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生态型雄性不育、核不育的定位与克隆、亚基因组间杂种优势、芸苔属与诸葛菜属间杂种中的遗传规律及新材料创造、芥菜型细胞质HAU(6-102A)雄性不育类型等,选育了一大批优质油菜新品种。为全国各科研、教学单位培养、输送了200多名与油菜研究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是硕士、博士),是国内培养油菜研究方向博士、硕士最多的单位。目前每年有200多名油菜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从事油菜研究工作。
本实验室将围绕油菜遗传改良总体目标,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技术紧密结合,力争在已形成优势的特色领域和对油菜遗传改良关系重大的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在学科发展具有战略性的前沿领域取得突破,使本实验室在这些领域的总体研究水平在国际国内形成优势,培育出优质、高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油菜新品种,为油菜产业提供品种保证,为全国的油菜育种研究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服务和和技术培训,为保障我国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三)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设备总值2300多万元,拥有近红外光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荧光倒置显微镜、人工气候箱、光照培养箱、显微照相摄像系统、凝胶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梯度PCR仪、普通PCR仪、酶标仪、遗传分析系统、高压灭菌锅、台式离心机、超低温冰箱、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系统、垂直电泳仪、水平电泳仪、蛋白质电泳系统、分光光度计、温控摇床、超纯水制备仪及超净工作台等1576台(套)。
2016年实验室又新增设备67台(套),新增资产222.61万元;新增家具6件,新增资产2.12万元。本年度实验室品质分析油菜新材料达到1.5万份,这些仪器设备为相关基础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