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行管理
(一)整合内部资源,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实验室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的指导下,围绕油菜遗传育种的核心任务,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管理运行机制,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内部管理上采取课题组长负责制。按照每位研究人员的专业特长和科研基地工作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实行年度考核。按照国家及所在单位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及政策,实行数据、信息、材料的有条件和无条件共享。
(二)仪器设备运行管理
实验室各类大型仪器设备也均已纳入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开放共享。育种基地及设施也由实验室统一管理,根据各课题组需要实行有偿使用。
(三)意见及建议
1、 建议建立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运行维护基金,为系统开展油菜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2、 建议考虑学科群内实验室之间的学术交流机制。
六、实验室大事记及重要图片说明
1、纪念刘后利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举行
校党委书记李忠云讲话
向刘后利先生献花束(供图 陈志强)
2016年1月7日,纪念刘后利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六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忠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副校长张献龙、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廖伯寿、长江大学作物多基因种群育种技术中心主任李晓方、植科院院长曹凑贵,刘后利先生家人、植科院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植科院党委书记朱正宁主持。实验室主任周永明教授介绍了刘后利先生的生平事迹。傅廷栋院士、张献龙副校长、王汉中副院长等多位领导人发言缅怀刘先生。座谈会后,与会人员一起向刘后利先生雕像敬献了花篮。
2、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选育应用现场会召开
2016年2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油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联合湖北省油菜办公室、宜昌农科院在枝江市召开了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现场观摩会与综合防控交流会。副校长姚江林主持会议,全国农技中心油料处、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湖北省油菜办公室、湖北省植保总站、湖北省农业厅种植处、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等24个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一同参加会议的还有沈阳农业大学朴钟云教授,傅廷栋院士以及吴江生、姜道宏、李再云、鲁剑巍、周广生等我校多位专家教授。傅廷栋院士指出,科学研究要具有前瞻性,在湖北省根肿病还没有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下,提前培育出抗病品种具重要意义。全国农技中心油料处王积军希望,未来各部门通力合作,尽快形成一套以育种为主,与栽培、植保、土肥、机械相结合的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治策略。
3、青贮饲料,油菜产业突围新希望
2016年4月6日,湖北省高效冬春饲用作物种植与转化项目启动暨饲料油菜生产观摩会在仙桃市沙湖农场举办,涉农领域的六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官春云、李德发、朱英国、印遇龙、张洪程,冒雨下田,为饲料油菜测产。
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院士主导示范的饲用油菜生产,为油菜产业突围带来了希望。昨日在沙湖农场现场测产结果显示,饲料油菜的亩产量可达4.888吨。按每吨250元计算,纯收益可达800元,远远超过菜籽收益。
早在1999年,傅廷栋院士在甘肃等地开展试验推广,利用冬前两三个月空闲种植饲用油菜,成本低,效益好,不影响粮食生产,还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该成果通过农业部专家鉴定。近两年,这一成果开始在我省应用。目前,我省发展饲用油菜面积近10万亩,青贮玉米30万亩、青贮小麦10万亩,缓解了畜牧业青饲料短缺问题。傅廷栋院士介绍,研究成果表明,油菜作青贮饲料,干物质蛋白含量高达20%,可让羊提前两三个月出栏,牛增重明显。不过,南北方气候差异巨大,北方的研究成果在南方应用,还需要哪些改进,种植模式如何搭配,栽培密度如何适应机械化生产,如何在非牧区大面积推广?饲用油菜在我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需要科技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攻关。
4、CCTV7《科技苑》栏目播出傅廷栋院士专题片
6月22日18:30,CCTV7《科技苑》栏目播出实验室荣誉主任傅廷栋院士的专题片《种油菜不为榨油为哪般》,节目以专题片形式介绍华中农业大学饲料油菜团队开展饲料油菜科学研究与推广的故事,时长30分钟。
5、傅廷栋团队发现控制油菜核不育关键基因
8月24日,植物科学领域研究类顶级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实验室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组傅廷栋院士团队题为“Altered Transcription and Neofunctionalizationof Duplicated Genes Rescu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a Chimeric Gene in Brassicanapu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控制油菜细胞核雄性系统7365ABC的关键的不育基因Bnms4b为新形成的嵌合基因,同时解析了其两个恢复基因BnMs3和Bnms4a的遗传机制,这对阐明该雄性不育分子机理和促进新型智能核不育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涂金星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夏胜前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
6、油菜团队举办青年学者发展务虚会
介绍与会专家
青年学者葛贤宏作报告
8月27日至28日,由实验室举办的青年学者发展务虚会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6楼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李云海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教授、扬州大学王幼平教授、西南大学李加纳教授、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韩月彭研究员等5名学者担任点评专家。油菜团队的全体成员及研究生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傅廷栋院士、植科院党委书记朱正宁、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袁德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由周永明教授主持。务虚会上,油菜团队的张椿雨教授、郭亮教授、洪登峰副教授、葛贤宏副教授、易斌副教授5名青年学者分别报告了各自的研究进展、未来工作规划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专家们分别给予点评并提出了建议。傅廷栋院士在总结发言中代表油菜团队感谢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表示油菜团队将认真学习、消化各方建议,进一步凝练油菜团队和青年学者的研究方向,促进青年学者的成长,提升团队产出重大成果的能力。